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病理学]五、炎症反应[6]

炎症反应是脑缺血病理损伤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重脑缺血损害的潜在因素。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的黏附分子有两类:一类是选择素家族,主要包括3个成员,即E‐选择素(位于活化的内皮细胞)、P‐选择素(位于血小板及被炎症反应局部活化的内皮细胞)和L‐选择素(位于白细胞)。研究发现,狒狒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3小时再灌注1小时后,微血管内白细胞聚集,导致再灌注后“无复流”现象,使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一方面对血管产生机械梗阻作用,导致迟发性缺血后低灌注,加重局部脑缺血。使用抗小鼠P‐选择素单克隆抗体可使小鼠缺血侧局部脑血流明显改善,梗死面积减小。

……
——《多靶点药物研究及应用》
书名:《多靶点药物研究及应用》
栏目:多靶点药物研究及应用 > 第四篇 多靶点药物的作用与临床应用 > 第二十五章 抗脑缺血和脑血管疾病的多靶点药物 > 第一节 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分子靶点
作者:李学军
参编:尤启冬,张永祥,杨世杰,尤启冬,申竹芳
页码:331-333
版本:1
出版时间:2011-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