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情感障碍的儿茶酚胺假说和5‐羟色胺假说,认为在抑郁时,中枢神经系统中NE和5‐HT处于低水平。TCAs的作用在于阻抑突触前膜NE和5‐HT的重摄取,使突触间隙中NE和5‐HT水平增高,从而发挥抗抑郁的作用。而化学结构虽相同,临床上无抗抑郁作用的药物却不能阻滞NE的重摄取,说明这一假说的实验基础。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又发现大多数抗抑郁药能使突触前α 2肾上腺素受体的敏感性降低,而α 2肾上腺素受体是一种突触前自调受体,与突触间隙中的NE浓度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所以抗抑郁药也可能通过降低α 2肾上腺素受体,使单胺类物质释放增加,而达到抗抑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