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治疗]第二节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

1 ﹒固有耐药是指细菌对某些抗菌药物天然不敏感,故也称为天然耐药性。这种耐药性的产生受细菌染色体DNA的控制,是同属细菌的共同特征,为细菌细胞所固有的,与细菌的遗传和进化密切相关。如编码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的核苷酸发生点突变,导致转录的靶位蛋白空间构象发生改变,其物理化学性质也可以随之发生变化,结果使药物与靶位之间的结合力下降或丧失,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如肠杆菌科细菌对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和莫匹罗星。从流行病学的观点,越强的耐药细菌越容易侵犯人体,越有机会通过接触传染,致使病人患病时间更长,感染更难控制,因此也危害更大。

……
——《实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学》
书名:《实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学》
栏目:实用抗感染药物治疗学 > 第一篇 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的基本知识 > 第三章 细菌耐药与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殷凯生
参编:王彤,曹加,殷民生,杨玉,卜行宽
页码:21-24
版本:2
出版时间:2011-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