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速览]1﹒肝毒性的机制研究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ophen,APAP)是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但是在大剂量服用时容易产生肝毒性,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中毒就是研究药物诱发肝毒性的实验模型之一。同样是以小鼠为动物模型,以不同浓度的对乙酰氨基酚和其非毒性异构体3‐乙酰氨基酚(3‐acetamidophenol)处理小鼠,发现了30多种蛋白质发生了改变,其中包括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硒结合蛋白、线粒体基质蛋白P1和蛋白质二硫化物异构酶。这个数据库将成为新药发现的指南针,利用这个肝脏毒性蛋白质组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鉴定、区分和预测药物的肝脏毒性,因为鉴定出的特定蛋白质与毒性损伤机制具有一定的关系。

……
——《药物蛋白质组学》
书名:《药物蛋白质组学》
栏目:药物蛋白质组学 > 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 > 第十一章 蛋白质组学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三节 蛋白质组学在药物毒理学中的应用 > 三、应用毒理蛋白质组学研究药物的毒性作用机制
作者:郭葆玉
参编:邱磊,丁力,厉建中,郭葆玉,弓雪莲
页码:227-228
版本:1
出版时间:2007-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