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脏细胞动作电位特征418。二、心脏细胞存在电流及药理学意义420第二节心律失常发生机制421第三节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机制和分类423。药物治疗在抗心律失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抗心律失常药又存在致心律失常的毒副作用。当静息膜电位为- 60 m V时,能够开放的钠通道数目明显减少,结果动作电位0相除极速度减慢、动作电位幅度减小、兴奋性降低、传导速度下降。在动作电位平台期,大部分钠通道处于失活状态,随着动作电位的复极,失活状态的钠通道逐渐复活,能够接受刺激重新开放。从动作电位0相到细胞接受刺激能够再一次产生可扩布动作电位的时间,称为有效不应期(e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ER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