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第六节 Ⅱ~Ⅳ型变态反应模型

经绵羊红细胞(SRBC)免疫动物的淋巴细胞可产生抗SRBC抗体(溶血素)。将这种抗体注射于正常动物的皮内组织,在补体参与下,可引起皮肤血管炎,使血管通透性增加。皮肤血管炎反应轻重可以通过血管通透性来反映。大鼠Arthus反应形成,所需肌内注射卵白蛋白的次数比兔多,每鼠每周肌内注射0.5ml,共6次,前3次为卵白蛋白‐Freund完全佐剂,后3次为卵白蛋白‐Freund不完全佐剂。豚鼠、兔、大鼠可形成Arthus反应,其中兔Arthus反应最易形成,因为兔在致敏过程中体内形成较高水平的沉淀素,Arthus反应的严重程度与血中沉淀素水平有关。操作步骤详见第四十七章。

……
——《药理实验方法学》
书名:《药理实验方法学》
栏目:药理实验方法学 > 第十三篇 变态反应与免疫功能药物的理实验方法 > 第四十六章 抗变态反应药物的理实验方法
作者:魏伟 吴希美 李元建
参编:王广基,吴希美,吴春福,张永祥,李元建
页码:1251-1252
版本:4
出版时间:2010-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