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 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 EHF )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急性起病、发热、出血、低血压和肾脏损害等为特征。我国流行的主要是两型,即以黑线姬鼠为主要传染源的野鼠型出血热和以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的家鼠型出血热,分别由汉坦病毒和汉城病毒引起。典型病例表现为5期经过,即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