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另一方面动脉壁内钠和水的含量都有增加,使小动脉管壁对血液中的缩血管活性物质(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反应性增强,增加血管收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肾上腺素类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多巴胺等,能收缩血管,引起血压升高,不宜使用。温补药品(如红参、菟丝子、淫羊藿等)均易助阳升火,导致本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