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

1

答:一般来说,人体自然防御机制能非常有效地防止真菌入侵,完整的皮肤屏障能阻挡许多潜在的致病真菌的入侵,然而当表皮浸渍或发生微小的伤口时,就为一些致病真菌如皮肤癣菌、念珠菌......

为什么病原性真菌能引起皮肤真菌病
2

糖尿病患者常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且发病年龄早,从而使血管狭窄。常在下肢表现为局部缺血症状,如足部烧灼痛,晚上及遇热加重,伴间歇性跛行。股动脉以下脉搏减弱或消失,足部皮肤光滑发......

糖尿病性局部缺血
3

此病1964年由Melin提出和糖尿病有关。糖尿病性皮病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线索而受到重视。皮损主要发生于胫前,开始为平顶、圆或椭圆形暗红色丘疹,直径1cm或略小,成疏散或群集分布......

糖尿病性皮病
4

病毒需要进入相应宿主的易感细胞才能致病,许多病毒特别是引起系统感染的病毒,通过呼吸道、消化道黏膜或通过直接接触进入机体,皮肤也是病毒进入机体的门户,但完整的皮肤屏障可以......

病毒感染性皮肤疾病的发病机制
5

中西医学是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两种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中西医结合就是要吸取两者之精华,取长补短,创造出我国独特的新医药学派。近年来,全国各地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已做......

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方法
6

皮肤病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疾病,其种类繁多,反复发病,治疗顽固,迁延时久,给患者的精神和肉体带来极大痛苦。由于皮肤病难治,过去常用的一套西医治疗已大大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而中医......

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研究思路
7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因此,对促进中西医结合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关中西药的联用已有不少报道,我们在这方面也有初步尝试。(一)用药途径上的结合 为了使药物发挥更大疗......

中西药联用在皮肤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的初探
8

(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中医理论极其丰富,它的概括性强,容易接触到事物的共性。因此,运用中医理论为指导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方法。例如根据中医理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

运用中西医理论指导皮肤病中西医结合研究
9

“辨证”是中医治病的前提和依据,“证”是病变的部位、性质以及发病原因和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概括,因此通过辨证就能够更接近疾病的本质,并针对它而制定出......

运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方法进行中西医结合研究
10

皮肤病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疾病,其种类繁多,反复发病,治疗顽固,迁延时久,给患者的精神和肉体带来极大痛苦。由于皮肤病难治,过去常用的一套西医治疗已大大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而中医......

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研究思路
11

体针疗法体针疗法是用毫针通过刺激身体一定的穴位,从而发挥相应经脉的作用,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激发机体的抗病能力,以达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常用穴位 针刺取穴有......

中医其他疗法:针疗、艾灸、拔罐、划耳、穴疗法等
12

外治疗法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正如《医说源流》曰:“外科之证,最重外治。”外治疗法的应用要根据各种皮肤病的不同皮损及自觉症状,分别使用不同的外用......

中医论皮肤病的外治疗法
13

中医对皮肤病的治疗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我国劳动人民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总结了对疾病辨证论治的原则,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方剂和药物。除了药物疗法以外,还有针灸疗法......

中医论皮肤病的内治疗法
14

“辨证论治”是中医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辨证是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到的材料,根据它们内在的联系,加以综合分析、归纳而作出诊断的过程。所以辨证是......

皮肤病的中医辨证
15

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现代称为病理。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与病者机体的体质强弱和致病因素的性质有关。病邪作用于人体,正气奋起抗邪,引起正邪斗争,破......

中医论皮肤病的病机
16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及在对自然界的斗争中,逐渐形成了对皮肤病的深刻认识。皮肤病在古代没有形成专科,有关皮肤病的论述,多散见于各种外科文献中。中医对皮肤病的......

古代中医外科对皮肤病的记载及认识
17

心身疾病过去人们习惯于把皮肤病看作是单纯由内外界与生物体相关联的因素(例如过敏因素、感染因素及遗传因素等)引起的皮肤组织损伤性疾病。其实不然,对于许多皮肤病如湿疹、银......

皮肤病的心理治疗
18

冷冻治疗是应用低温作用于病变组织使之发生坏死或诱发生物效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因其简便易行,故在皮肤科广泛应用。作用原理1.组织坏死作用 低温可通过以下几个方......

皮肤的冷冻治疗(原理、方法及适应症和禁忌症)
19

男性激素男性激素是保持男性特征的激素,主要有三种,即睾酮(testosterone)、烯二醇( androstenediol)及去氢异雄甾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由睾丸间质细胞及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男......

性激素(雄、雌激素)对皮肤的影响
20

1935年Kendall首先描述了可的松。1950年Hench等首先报道了糖皮质激素的基本功能和毒性。1951年Sulzberger等应用可的松和ACTH治疗各种炎症性皮肤病。很快糖皮质激素就成了皮......

糖皮质激素
 42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缩/展 搜索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