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各种心电现象及综合征心电图

  • 首页
  • 心血管
  • 心电图学
  • 临床心电图详解与诊断
  • 心律失常与其心电现象
  • 各种心电现象及综合征心电图
    • 超速抑制现象

      快频率节律点的冲动或人工刺激的冲动不断地侵入慢频率节律点,使其节律重整,当前者突然停止后,后者的自律性会受到抑制,出现较长时间才能恢复其原有的节律,这种现象称为超速抑制。

      16
    • Coumel现象(Coumel定律)的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

      心电图特征 无论是左侧旁道还是右侧旁道,均易发生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其折返环路为心房→房室正道前传→心室→旁道逆传→心房,周而复始。

      17
    • 心脏交感风暴现象

      交感风暴现象是指因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24h内自发出现≥2次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需要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又称为室性心动过速风暴、ICD风暴。发生机制:交感神经过度

      18
    • 快慢综合征

      心脏快慢综合征指无器质性心脏病、窦房结功能正常的预激综合征患者或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在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终止时,出现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等缓慢

      19
    • 心脏慢快综合征

      什么是心脏慢快综合征: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器质性病变引起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停搏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在此基础上发生了心房扑动、颤动或房性心动过速等快速

      20
    • 起搏器综合征

      因植入非生理性起搏器(如VVI起搏)引起房室收缩、舒张顺序异常(房窒分离),导致心室充盈量减少、心排血量下降、体循环淤血而出现头晕、气短、胸闷等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的

      21
    • 早期复极综合征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指以R波为主导联出现直立高大的T波,呈拱形,两肢基本对称,基底部较宽,常伴有J点抬高(0.1~0.4mV),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R波降肢粗钝;运动后抬高的J点、ST段恢复正常

      22
    • 两点半综合征

      当额面QRS电轴指向+90°(相当于钟表的长针指向6字),而T电轴指向-30°(相当于钟表短针指向2字),T-QRS电轴类似于钟表的两点半。心电图特征: Ⅰ导联QRS波幅的代数和为零

      23
    • 小心脏综合征

      心电图特征及机制: 常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且随体位明显变化,与每搏输出量减少和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有关。 可有肺型P波,但无右心窒肥大及肺部疾病的证据,

      24
    • 心动过速后综合征

      持续时间较长的阵发性窒上性心动过速所引起的ST-T改变,在心动过速停止后数小时或数天内才逐渐恢复正常,称为心动过速后综合征。

      25
    • 巨R波综合征

      急性大面积心肌缺血的极早期(数秒至数分钟)出现以QRS波群时间增宽、振幅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心电图改变,在ST段抬高幅度最大的导联尤为明显,也称为急性损伤性阻滞。发生机制:QRS

      26
    • 长PR间期综合征

      基本概念:因PR间期过度延长(>0.35s)引起心脏异常的舒张相和左心窒充盈期显著缩短,使心功能受到严重损害,出现心功能下降或心力衰竭的各种临床表现,称为长PR间期综合征。属于心电

      27
    • 心肌震荡综合征

      因一过性缺血、缺氧引起心肌严重损伤,使其暂时性丧失电活动能力而出现“电静止区”产生异常Q波,但该区心肌电活动可随着缺血、缺氧的改善而完全恢复或部分恢复,这种

      28
    • 左室心尖球囊综合征

      在较强精神因素或其他应激因素刺激后出现一过性左窒心尖部至中部收缩期减弱或消失形似球囊扩张,临床上出现胸痛、心肌酶谱轻中度升高、心电图ST-T改变,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称为

      29
    • 异常J波综合征

      由外向钾电流(Ito)介导的紧随QRS波群之后的一个小的半圆形波,称为J波或Osborn波。有学者将Brugada综合征、原发性心室颤动(又称为夜间猝死综合征)和早复极综合征统称为异常J波综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