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第六节 肠源性感染

我国学者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使用肠源性感染(gutorigininfection)命名,用以区别一般细菌易位,还可概括细菌以外的微生物(如真菌等)和其产物(如内毒素等)经肠道易位所致的感染,在国内已被广泛沿用。先天性无胸腺小鼠或后天性摘除胸腺的小鼠,肠源性感染的自然发生率是50%,对上述动物进行胸腺移植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降至8%,这是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好例证。一些不能靠输液纠正的休克,往往源于早期感染因素的介入,有效抗生素的早期应用,有防治肠源性感染的作用。总之,肠源性感染在临床的重要性是较 ......

——《黄家驷外科学》
书名:《黄家驷外科学》
栏目:黄家驷外科学 > 第六章 外科感染
作者:吴孟超 吴在德
参编:
页码:130-132
版本:7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