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HCV)于1989年被正式命名,1991年被归为黄病毒科。虽然丙型肝炎作为疾病早已被发现,但因该病毒不能在体外培养且血中的含量很低,故对HCV的认识主要来自黑猩猩实验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结果。病毒感染引起急性或慢性丙型肝炎,表现为黄疸、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等。丙型肝炎应用干扰素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IFN治疗的目的是尽早从血液和肝脏中清除丙型肝炎病毒,并使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及组织学改变恢复正常。丙型肝炎病毒可能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故患者血清中存在抗肝肾微粒体‐1(L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