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临床表现]第4节 皮肤和血管的改变

黄疸是由于血液内胆红素浓度增高,致使巩膜、黏膜、皮肤发黄。病程较短的急性胆汁淤积型肝炎或肝总管以上的胆管梗阻者,为红黄色黄疸(阳黄) ,而长期( 1年以上)阻塞性黄疸则呈绿褐色或暗黄色(阴黄) ,甚至呈近于乌黑色。慢性肝病时,有时皮肤变薄和缺乏皮下脂肪,可能因间质代谢紊乱,引起皮下结缔组织疏松之故,继之由于皮下小血管缺乏支撑、血管脆性增加,加之凝血系统功能障碍,从而部分皮肤发生紫癜或皮肤表面有出血样改变,尤其是下肢等身体活动部位更为明显。当肝硬化门脉高压时,由于腹部静脉回流阻力增大,发生淤血而曲张,可出现 ......

——《肝脏病学》
书名:《肝脏病学》
栏目:肝脏病学 > 第二篇 肝脏疾病的诊断 > 第6章 肝脏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作者:王家马龙 李绍白
参编:田德安,黎培员,曹丽,陈娟,陈东风
页码:2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5-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