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二、隐球菌

隐球菌属中新型隐球菌为主要的人类病原菌,浅白隐球菌和罗伦隐球菌也发现有致病性。新型隐球菌为圆形的酵母型菌,外周有荚膜,折光性强。新型隐球菌在沙保弱和血琼脂上, 25 ℃和37 ℃均可生长,而非致病的隐球菌在37 ℃则不生长。糖同化及发酵试验:新型隐球菌,浅白隐球菌等可同化纤维二糖、肌醇等,但均不能发酵糖类。酚氧化酶试验:接种左旋多巴-枸橼酸铁和咖啡酸培养基,经2~5天,新型隐球菌呈棕黑色菌落。可选择的抗真菌药物包括:两性霉素B 、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对于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一般主张分期治疗。后期 ......

——《2015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临床医学检验与技术.中级》
书名:《2015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临床医学检验与技术.中级》
栏目:2015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临床医学检验与技术.中级 > 第五篇 微生物检验 > 第二十八章 真菌检验 > 第三节 病原性真菌
作者: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
参编:
页码:81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