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速览]3﹒药物引起的肝损害

不少的药物能引起肝损害,发生急性药物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炎、脂肪肝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病理改变。引起肝损害的药物见表3‐8。因此,在肝病时,氟烷、异烟肼、利福平、红霉素、四环素和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应该慎用或减少剂量,如果转氨酶超出正常值上限的3倍,碱性磷酸酶超出正常值上限的1.5倍或血清胆红素超出正常上限的3倍,应停用所有能损肝的药物。地西泮的作用恢复比较慢是由于病人的肝功能下降,引起地西泮清除率下降,因为地西泮生物转化的第1和第2步骤依赖细胞色素P450,该酶活性在肝病时可能下降得比较明显。

……
——《个体化用药剂量设计》
书名:《个体化用药剂量设计》
栏目:个体化用药剂量设计 > 第一篇 药动学基本理论和给药方案的制定 > 第三章 给药方案设计和用药的个体化 > 第2节 用药的个体化 > 四、肝脏疾病时用药个体化
作者:黄守坚 黎明涛 陈汝筑
参编:
页码:92-95
版本:1
出版时间:2004-04-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