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患者内颞叶系统是较早受累的部位,发生于海马、杏仁核等结构内的神经元纤维缠结、老年斑和颗粒空泡变性,破坏了突触的联结性和功能,改变损害了细胞间传递,从而使患者记忆认知功能发生障碍。在抑郁症患者群的研究中,主要着重于杏仁‐海马复合体,该复合体是颞叶执行情绪认知功能时与其他脑功能区交换信息的核心区域之一,Altshuler、Strakowski 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患者杏仁核体积增大,Swayze 研究发现这类患者右侧海马体积减小,而其他学者的研究没有发现患者海马及相关区域的病理改变。在一项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利培酮引起患者前额叶灰质量的减少,而经奥氮平治疗的患者皮质体积增大,灰质量上调,推测形态学的改变与利培酮的相关毒性有关,奥氮平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促发神经元的再生。 PET/SPECT 与f MRI 技术的研究应用有赖于人们对神经活动与局部脑血流之间关系的观察,简而言之,研究均预先假设脑区的神经活动与其血流增加的关系是成立的。代谢需求增加后,ATP 消耗也增加,为了补充ATP,必须再补给新的葡萄糖和氧气,其机制是通过血管的反应来增加活动脑区的动脉血流量,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 绝大多数采用PET/SPECT 和f MRI 的研究中,实际测量的就是神经活动的血管或血流动力学反应(例如局部脑血流,r CBF),从而间接测量神经活动。对r CBF 结果解释容易误解,在此也必须加以说明,r CBF 任务相关变异测量,虽然反映了群体突触活动的变化,但并未明确指出这种变化的性质,即这种变化究竟是兴奋性的还是抑制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