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速览](四)非病毒性基因转移系统

为了避免病毒性载体的致感染、炎症和免疫反应等缺点,人们发展了基于细胞正常的融合作用和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原理的非病毒基因载体。但是,近来在改进非病毒性载体系统的转移效率方面已有可喜的快速进展,为最终将这些技术应用于临床带来了希望。针对特异的疾病病原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可以化学合成,制备量可很大。近来出现的非病毒性纳米载体,通过其表面阳离子与细胞膜上带有负电荷的糖蛋白及磷脂相互作用而将所携带的基因带进细胞内,可保护目的基因免受各种酶的破坏,具有很高的基因转染效率。同时,因其是非生物材料而无免疫原性,也无病毒载体的细胞毒性及遗传毒性,因而在基因治疗领域备受重视[ 21,22 ]。

……
——《心血管药理学》
书名:《心血管药理学》
栏目:心血管药理学 > 第二十八章 基因与细胞治疗在心血管疾病的应用 > 第一节 心血管疾病基因和细胞治疗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一、基因治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作者:苏定冯 陈丰原
参编:缪朝玉,陈丰原,陈鲁原,段大跃,关永源
页码:641-642
版本:4
出版时间:2011-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