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Kendal首先描述了可的松。1948年Mayo等首先在类风湿患者中应用可的松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1950年Hench等首先报告了糖皮质激素的基本功能和毒性。很快糖皮质激素就成了皮肤科领域较广泛应用的药物。1961年Reichling等提出了可的松的隔日疗法,这是一个降低不良反应,并能维持抗炎作用超过8小时的方法。1970年开始并用硫唑嘌呤和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既可减少糖皮质激素剂量,又降低了激素不良反应的危险性。1980年开始用静脉内滴注大剂量甲泼尼龙疗法。4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患者不宜系统用含卤素的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倍他米松、曲安西龙等,以免加重肌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