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内苯二氮类受体的存在,提示存在自然的配体调节,GABA 即通过这些位点传递信息。少量的苯二氮类药物如地西泮、去甲地西泮,在人类和动物组织中可以检测到,早在1940年前第一次合成苯二氮类药物时,就已发现人类脑组织中存在苯二氮类物质,并证实了这种发现。这些苯二氮类物质存在于很多植物中,如小麦、玉米、土豆或大米,但是其含量太低,以至于不能起到任何药理作用,如地西泮<1ng/g,去甲地西泮<0.5ng/g。 其他具有神经调节作用的内源性苯二氮类样物质可能也存在于哺乳动物,地西泮结合抑制因子(diazepam‐binding inhibitor,endozepine)就是内源性配体,它能结合到GABA A受体复合物上苯二氮类的位点,这一点已被证明,并且通过生化提纯分析可将其分离出来。像地西泮一样,其本质作用就是促进GABA A受体通过变构调节来介导神经传递。另外,内源性苯二氮类物质还参与了原发性木僵的发作,其特征是反复发作木僵、昏迷,同时排除中毒、代谢性疾病和脑器质性疾病。这种情况下,血浆中苯二氮类物质浓度会大大增高,注射苯二氮类拮抗剂—氟马西尼(Fl umazenil)可以阻止木僵的发作。因此,一旦苯二氮的内源性配体能分离出来并确定其特性,苯二氮类药物对内源性苯二氮类的生理和病理作用,就可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