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54年,Page提出5‐HT和5‐HT受体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和维持中发挥一定作用。20世纪80年代,阻断5‐HT受体的抗高血压药物(酮色林、乌拉地尔)相继上市,引起广大学者的重视和兴趣。有人提出:正常人5‐HT1A受体介导的舒血管反应与5‐HT2A受体介导的缩血管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当5‐HT2A受体活动占优势或5‐HT1A受体活动减弱时,便可导致高血压状态。但这种观点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医学研究证明,目前还缺乏确切的分子遗传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的论证,因此很多学者认为5‐HT与高血压的发病关系不大。色氨酸是5‐HT的前体,抑郁症患者血中色氨酸含量下降,支持抑郁症5‐HT低下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