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用药书籍速查系统

[概述](四)芳(杂芳)基乙酸类

5羟色胺可能是炎症的致痛物质,它的生物来源与色氨酸有关,同时风湿痛患者体内色氨酸的代谢水平较高,基于上述考虑,T ﹒ Y ﹒ Shen对吲哚类衍生物进行了研究,从合成的350个吲哚衍生物中发现了吲哚美辛。镇痛作用比阿司匹林强10倍。吲哚美辛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但其胃肠道副作用较严重。其它芳(杂芳)基乙酸类药物包括1975年上市的托美汀(tolmetin,23),1985年上市的依托度酸(etodolac,24),1992年上市的醋氯芬酸(aceclofenac,25),1994年上市的莫非唑酸(mofezolac,26)和1997年上市的溴芬酸(bromfenac,27)等。

……
——《药物化学——回顾与发展》
书名:《药物化学——回顾与发展》
栏目:药物化学——回顾与发展 > 第三章 20世纪各类主要药物 > 第七节 非甾体抗炎药 > 二、20 世纪非甾体抗炎药的发展[141 143]
作者:彭司勋
参编:尤启冬,张奕华,姚其正,黄文龙,彭司勋
页码:335-337
版本:1
出版时间:2002-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