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
禁烟幌子下的毒品泛滥
在民国统治者看来,最重要的是巩固政权,维护统治,其次才是社会改良、城乡建设与百姓健康,所以在禁毒这件事上,国民党首先考虑的是为政权服务,而不是国际形象、国民性命。这样,它推行“寓禁于征”政策就不难理解了。问题是在这一政策下,禁毒变成了“特业”,鸦片变成了“特货”,毒品的泛滥也就是必然的结局。当然毒品问题日益严重后也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于是1935年国民政府提出六年禁烟计划,宣布到1940年完全禁绝毒品。尽管这一举措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在低效、腐败、渎职、舞弊等行为盛行之下,禁绝毒品只能是又一次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