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枝杆菌
1 | 龟分枝杆菌感染其所致疾病类似于偶发分枝杆菌感染,因此常称偶发龟复合分枝杆菌感染。右侧手背、手腕背侧水肿性浸润性斑块,中央破溃成溃疡,基底凹凸不平,表面湿润,被覆黄色脓性坏...... |
![]() |
2 | 答: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的折点判断标准参考CLSI M24-A2 Table 3,非结核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的折点判断标准参考CLSI M24-A2 Table 4-6。 |
![]() |
3 | 答:①选择新鲜、生长旺盛的菌落进行药敏试验,生长不良或陈旧菌株应传代后再进行试验;②比浊、菌液稀释应力求精确,以保证接种菌量的准确;③分枝杆菌药敏试验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
![]() |
4 | 答:每批试验应以结核分枝杆菌参考菌株(H37Rv敏感株)10minus;3mg检测含药培养基质量。接种10minus;3mg要求对照培养基菌落数在200个以上且无融合,若菌落数低于50个时,要求重新作...... |
![]() |
5 | 答:分枝杆菌药敏试验方法有绝对浓度法和比例法两种方法。 |
![]() |
6 | 答: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实验室检测被证实在一或多种抗结核药物存在情况下在体外依然生长即可确诊为耐药结核病(DR-TB)。耐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单耐药:对一种抗结核药物耐药。多耐药:...... |
![]() |
7 | 答: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利福平、氟喹诺酮类和氨基苷类等药物敏感。大多数非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较差,一般对氟喹诺酮类、氨基苷类...... |
![]() |
8 | 答: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M.leprae)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的肉芽肿性疾病,表现为皮肤感觉障碍和外周神经增厚、破坏。麻风分枝杆菌在1874年由Hansen从麻风患者的小结节中分离...... |
![]() |
9 | 答:肺部感染常见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有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堪萨斯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和蟾分枝杆菌,不常见的有猿分枝杆菌、斯氏分枝杆菌、马尔摩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 |
![]() |
10 | 答: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称结核病。结核病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在历史上,结核病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成为危害人...... |
![]() |
11 | 答:自1992年以后,陆续从人体分离出了一些新的非结核分枝杆菌,包括德氏分枝杆菌(M.branderi)、出众分枝杆菌(M.conspicuum)、中庸分枝杆菌(M.inteshy;rjectum)、慢生黄分枝杆菌(M.lent...... |
![]() |
12 | 答:与临床有重要关系的分枝杆菌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中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非洲型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以及非结合分枝杆菌中的鸟分枝杆菌、胞内分...... |
![]() |
13 | 答:除了用传统生化试验外,还可用以下方法对分析杆菌进行鉴定。NAP抑制试验、GLC和HPLC色谱分析法、DNA探针技术、16S rRNA分析技术(DNA测序)、基因芯片、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核酸...... |
![]() |
14 | 分枝杆菌与相关菌属的鉴别 |
![]() |
15 | 答:依据对分离分枝杆菌的生长特性进行初步鉴定,选择一些关键性试验有助于分枝杆菌的鉴定。下表是一些常见的分枝杆菌的生化特征。分枝杆菌的主要生化特性注:V,可变的;+,阳性反应;p...... |
![]() |
16 | 答:检测分枝杆菌的常规生化试验有:芳基硫酸酯酶(arylsulfatase)、触酶、尼克酸蓄积试验、硝酸盐还原、吡嗪酰胺酶、5% NaCl耐受试验、硫霉素-2-羧酸酰肼(T2H)抑制试验、铁摄取试验...... |
![]() |
17 | 答:最好选用透明的培养基(如Middlebrook 7H10 或7H11琼脂),这样在显微镜下可清晰的观察菌落的形态。根据Runyon建立的方法,使用立体显微镜的10倍镜头,采用透射光,在翻转的平板上对...... |
![]() |
18 | 答:无论在有光或无光处培养均不产生色素,菌落只呈现轻微的黄色或浅黄色,即使继续在有光处培养,菌落的颜色也不会加深。这一类分枝杆菌称为非光产色菌群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复...... |
![]() |
19 | 答:在有光或无光处生长时产生深黄或橘黄色的菌落,继续在有光处培养,有些菌株会增加色素的产生,此类分枝杆菌称为暗产色菌群分枝杆菌。 |
![]() |
20 | 答:在没有光线下生长时不产生色素,当在有光条件下继续培养时产生色素,这一类分枝杆菌称为光产色菌群分枝杆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