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大多发生在窦性心律基础上,连续的窦性心律形成稳态吸引子图形,位于45°线上。当室性早搏发生时,窦性与室性相互转换时的偶联点形成非稳态吸引子,脱离45°线,故室性
1室性过早搏动(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简称室性早搏)是在窦性心律基础上发生于心室的异位心律所致的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可单个发生或反复单个发生,也可呈二联律、三联律
2患者女性,49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电图特征DCG示室性早搏13498次、成对室性早搏179次、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31次。MV5导联连续记录,示窦性搏动的T波振幅低平,室性早搏二联律,偶呈成
3患者男性,34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特征V3导联连续记录,P15-P16间期1.09s为窦性基本周期,提早出现的P'4、P'8、P'12的形态与窦性P波一致,偶联间期0.74~0.76s,代偿间歇1.01
4患者男性,32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特征V1导联连续记录,示QRS波形有4种: 呈rS型,P-R间期0.14s,为窦性激动下传心室; 呈qrs型,P-R间期0.11s,为室性融合波,
5室性早搏对随后的窦性频率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影响: 窦性频率双相涨落式的变化,即室性早搏后,窦性频率先加速,随后出现减速现象,称为窦性心律(或窦性频率)震荡现象,见于正常人及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