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敏试验相关问题
1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质量控制遇到问题时应如 |
纸片扩散法排除问题指南 |
![]() |
2细菌对哪些抗菌药会显示天然耐药? |
答:有些菌属和菌种对某些抗菌药天然耐药或固有耐药,该耐药特性具有种属特异性。因此,若药敏试验的结果为“敏感”,即应予以怀疑,有必要重复药敏试验和重新鉴定菌种。临 |
![]() |
3可能出现氨苄西林敏感但第一代头孢菌素耐药 |
答:这种情况可出现于大肠埃希菌中,可能的耐药机制是细菌产生少量的非诱导型的C类β-内酰胺酶。但这种情况在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黏质沙雷菌和摩根菌属细菌中则 |
![]() |
4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唑林敏感但头孢呋辛耐药 |
答:一般而言,对于肠杆菌科细菌,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的抗菌活性要优于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林);但在某些情况下,如细菌产生头孢呋辛酶,由于此酶仅水解头孢呋辛而不能水解头孢唑林,就会 |
![]() |
5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敏感但头孢他啶耐药的 |
答:2005年,Ling Ma在细菌耐药监测中发现一株大肠埃希菌具有特殊的耐药表型,该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他啶耐药,但对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亚胺培南和头孢唑林耐药。分子生 |
![]() |
6头孢噻肟比其相应单药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 |
在ESBL确认试验中,是否会出现头孢噻肟/克拉维酸和头孢他啶/克拉维酸的抑菌圈直径比其相应单药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的抑菌圈直径小的现象?答:这是由于细菌产生质粒AmpC酶所造成的 |
![]() |
7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西丁耐药就表示细菌产Am |
答: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西丁耐药只能表示该菌是产AmpC的可疑菌株。实际上,某些类型的ESBL也能水解头孢西丁,使得有些对头孢西丁耐药的菌株可能是产生ESBL,而非AmpC酶。 |
![]() |
8阿米卡星、妥布霉素耐药而庆大霉素敏感菌株 |
答:在美国,大约有10%的肠杆菌科细菌对庆大霉素耐药,这些耐药株是否对妥布霉素耐药取决于细菌的耐药机制。产乙酰转移酶的菌株不会对妥布霉素耐药,但产腺苷酰基转移酶的细菌则会 |
![]() |
9阴沟肠杆菌可能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林敏感吗 |
答: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林敏感比较罕见,需要检查质控结果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以及操作是否符合标准的药敏试验操作规程。出现这种药敏试验结果的细菌有必要重做药敏试 |
![]() |
10葡萄球菌属药敏试验中只需测试青霉素及苯唑 |
葡萄球菌属药敏试验中,为什么在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中只需测试青霉素及苯唑西林的敏感性?答:因为根据青霉素及苯唑西林的敏感性,可推断一系列β-内酰胺类抗菌药的敏感 |
![]() |
11自动化仪器获得的MRS菌株有必要再用头孢西 |
采用自动化仪器获得的MRS菌株是否有必要再次用头孢西丁纸片法药敏试验进行确认?答:如果实验室人员的专业水平较高,药敏试验(包括自动化仪器检测)检测耐MRS菌株的结果是相当可靠的 |
![]() |
12MSSA菌株有必要报告万古霉素的药敏试验结果 |
答:不需要。 |
![]() |
13PBP2a阴性但苯唑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
答:是MRSA。以往认为只有含有mecA基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才是MRSA。PBP2a受mecA基因编码,PBP2a阴性意味着mecA基因也是阴性。2010 年CLSI明确规定对头孢西丁敏感,意味不含mecA基 |
![]() |
14MIC值为4μg/ml(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如何向临 |
有时临床上会分离到mecA基因阴性但苯唑西林的MIC值为4μg/ml(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应如何向临床报告?答:这类细菌可能是由于产生过量的β-内酰胺酶或其他的耐药机制而导 |
![]() |
15医生觉得不需要克林霉素的药敏结果时还要做 |
如果在某些医院,临床医生觉得并不需要实验室报告的克林霉素的药敏结果,我们还有必要做“D-试验”并报告克林霉素的药敏结果吗?答:一个医院的常规药敏品种以及向临床报 |
![]() |
16B群链球菌可同时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吗? |
答:有些B群链球菌具有erm基因,可导致细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耐药。这种耐药是结构性的耐药而非诱导性的耐药。 |
![]() |
17细菌药敏与临床药效不符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
答: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①体外药敏试验和体内药物疗效确实有差异,主要是因为体外和体内的环境不同,有些细菌可以利用体内的一些物质生成抵抗抗菌药的成分,使抗菌药失效,导致出现体 |
![]() |
18如何阅读变形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
答:由于变形杆菌在平皿上呈迁徙生长,过夜培养后会形成双抑菌圈,内圈为迁徙生长的细菌,而外圈才是真正的抑菌圈。因此,阅读变形杆菌的药敏时,应量取外圈的抑菌圈直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