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各类致泻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机理

ETEC的毒力因子可分为二大类:肠毒素(enterotoxin)和通常被称为定居因子抗原(colo‐nization factor antigens,CFA)的菌毛。根据这些菌引起的临床表现,这组细菌被命名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因为它们主要的毒力因子之一是产生一种与志贺毒素密切相关的毒素,在体外并能使Vero细胞产生细胞病变,所以这些细菌同样也被称为产志贺样毒素的大肠杆菌或产Vero细胞毒素性大肠杆菌(VTEC)。细菌的ics基因产物使宿主细胞的上皮细胞的肌动蛋白在细菌的一极多聚化,形成彗星尾结 ......

——《临床医学分子细菌学》
书名:《临床医学分子细菌学》
栏目:临床医学分子细菌学 > 第三篇 各论 > 第二十一章 致病性大肠杆菌
作者:严杰 钱利生 余传霖
参编:陈莉丽,李淑萍,黄华,毛亚飞,王媛
页码:230-23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