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第二节 疼痛发生的机制

疼痛发生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神经末梢(伤害性感受器)受到各种伤害性刺激(物理的或化学的)后,经过传导系统(脊髓)传至大脑,而引起疼痛感觉。同时,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的发生及发展具有调控作用。除了上述疼痛机制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过程在疼痛的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外周敏化发生后可表现为:①静息疼痛或自发性疼痛(spontaneous pain):指在无外周伤害性刺激情况下所产生的痛觉,系由外周伤害性感受器自主激活所致。其中,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与脊髓背角的“上扬” ......

——《外科学(上、下册)》
书名:《外科学(上、下册)》
栏目:外科学(上、下册) > 第十六章 疼痛治疗
作者:陈孝平
参编:石应康,邱贵兴,裘法祖,吴孟超,吴肇汉
页码:188-18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