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第四节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从发病机制到临床实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与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等因素有关。影像学诊断是临床常用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方法,肝组织学活检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的金标准。以饮食控制联合规律锻炼为基础的行为干预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的关键,胰岛素增敏剂、抗氧化损伤等多种药物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可能有效,但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对于严重肥胖的NAFLD患者,胃旁路手术可显著减轻体重,并改善肝脏组织学改变,但是目前缺乏该方面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报道。 ......

——《消化内科学》
书名:《消化内科学》
栏目:消化内科学 > 第三篇 肝脏疾病 > 第十四章 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作者:钱家鸣
参编:樊代明,胡品津,刘新光,厉有名,林菊生
页码:229-233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