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γ照相机问世后不久,放射性核素心血管动态显像(radionuclide angiocardiography)就广泛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和某些获得性心血管病的诊断,并成为诊断心血管疾病一种无创伤性的手段。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超声显像和X线血管造影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尤其是多普勒超声显像的应用,该法的临床应用已日趋减少。通过计算左、右心室每搏容积比(SVR)和反流分数(RF),作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瓣膜反流诊断和定量的灵敏指标,对瓣膜反流诊断的敏感性可达95%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