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一)分子遗传学机制

据报道,有25%~30%的DCM患者携带遗传获得的突变致病基因,而且DCM患者的家族性联系可能比一般估计的要多。大多数家族性DCM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为X染色体相关或母系遗传线粒体疾病。基因突变是DCM的主要原因之一,20%~48%的DCM为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FDCM)。目前已经定位了22个与FDCM相关的疾病位点,并克隆出15个FDCM致病基因。基因突变外显不完全:一般来说随年龄增长外显率增高。遗传方式多样性: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90%)、X连锁遗传(5%~10%)、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线粒体遗传 ......

——《临床分子生物学》
书名:《临床分子生物学》
栏目:临床分子生物学 > 第二部分 分子生物学与临床 > 第十三章 心血管疾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第三节 扩张型心肌病的分子机制 > 一、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及其分子机制
作者:胡维新
参编:王艾琳,方定志,朱振宇,刘誉,刘静
页码:328-33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