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发病机制

肾性骨病一般分为高转运骨病、低转运骨病和混合性骨病,其中低转运骨病又分为无动力型骨病和骨软化症。甲状旁腺细胞功能亢进可产生高PTH血症,出现骨破坏增加,导致高转化型骨病,即纤维性骨炎、骨质疏松症和肾性骨硬化症。肾性骨病发病机制呈多元化,尚未完全明了。BMP促进成骨细胞的发生和分化,其中BMP‐7在肾脏有高表达,CKD导致BMP‐7缺失,从而抑制正常的成骨细胞分化,引起胶原诱导的骨细胞蓄积,使骨纤维化增加,导致骨重塑异常。 ......

——《骨内科学——从临床到实验室到临床和社区》
书名:《骨内科学——从临床到实验室到临床和社区》
栏目:骨内科学——从临床到实验室到临床和社区 > 第五篇 骨科非常规外科诊 治性疾病 > 第五章 骨质疏松和代谢性骨病 > 第六节 肾性骨病
作者:秦岭
参编:ChathurakaJayasuriy,丁悦,干耀恺,马伟凤,马远征
页码:572-57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