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与病理学特点】

胃粘膜下恒径小动脉的先天存在,是本病发生的解剖学基础。正常情况下,胃供血动脉进入胃壁后,其分支逐渐变细,并在粘膜形成毛细血管网。如供血动脉分支到肌层或粘膜下层后仍不变细,即称之为恒径动脉(calberpersistentartery)。恒径动脉自浆膜下以25~43度角贯穿肌层,抵粘膜下层后又折返浆膜层。正常的胃粘膜下层组织疏松,动脉表面的粘膜可移动,而Dieulafoy病患者由于Wanken弹力纤维束将其固定于粘膜,就形成了特定的粘膜易损区,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粘膜的损伤就必然导致粘膜下的恒径小动脉的破裂 ......

——《钱礼腹部外科学》
书名:《钱礼腹部外科学》
栏目:钱礼腹部外科学 > 第四章 胃和十二指肠 > 第六节 胃、十二指肠肿瘤 > 一、胃、十二指肠的良性肿瘤 > (三)Dieulafoy 病
作者:张启瑜
参编:钱礼,郑树森,王春友,尹路,叶再元
页码:233-23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