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对肾性骨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临床上骨髓活组织病理检查尚未广泛应用。虽然磷结合剂、活性维生素D和血液净化技术已普及,但肾性骨病的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建立良好的动物模型将有利于深入研究本病的发生机制、开发新药,从而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有资料表明肾性骨病动物模型常选用大鼠。多采用肾切除法加3~6个月的术后时间建立动物模型,有的采用5/6肾切除法,存在问题为肾性骨病病理改变出现不久大鼠便很快死亡。德国专家采用锶喂养CRF大鼠成功制作佝偻病模型,从骨活检、PTH、骨碱性磷酸酶方面证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