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第三节 肾性骨病动物模型

目前对肾性骨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临床上骨髓活组织病理检查尚未广泛应用。虽然磷结合剂、活性维生素D和血液净化技术已普及,但肾性骨病的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建立良好的动物模型将有利于深入研究本病的发生机制、开发新药,从而提高本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有资料表明肾性骨病动物模型常选用大鼠。多采用肾切除法加3~6个月的术后时间建立动物模型,有的采用5/6肾切除法,存在问题为肾性骨病病理改变出现不久大鼠便很快死亡。德国专家采用锶喂养CRF大鼠成功制作佝偻病模型,从骨活检、PTH、骨碱性磷酸酶方面证实 ......

——《骨内科学——从临床到实验室到临床和社区》
书名:《骨内科学——从临床到实验室到临床和社区》
栏目:骨内科学——从临床到实验室到临床和社区 > 第二篇 肌肉骨骼系统的生物医学基础与研究进展 > 第三章 骨内科研究常用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定
作者:秦岭
参编:ChathurakaJayasuriy,丁悦,干耀恺,马伟凤,马远征
页码:12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