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的物理学基础是核磁共振现象。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Damadian发现肿瘤组织的T1值和T2值比正常组织长,由此开始了MRI的临床应用研究。1976年第一幅人体MRI图像产生,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共振频率的位置与核所处的化学环境有关,通常以化学位移(ppm)表示,峰高或峰下面积表示质子密度,半高宽表示弛豫时间,与横向弛豫时间成反比。波谱成像(spectroscopic imaging, SI)或化学位移选择成像(chemical shift select imag‐ing,CH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