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第三节 失 水

脑水肿患者产生失水的机制:1 ﹒脑水肿、颅内高压或脑部疾病如垂体瘤术后等,影响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的功能,导致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和释放减少,使肾脏排出大量水分。除皮肤、黏膜脱水症状更加明显外,主要表现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嗜睡、躁动、谵妄、幻觉,甚至昏迷、死亡。对脑水肿患者应保持轻度失水,对中度、重度失水患者可适当补充液体,但补液量的计算,应使患者保持在轻度失水状态。2 ﹒在开始补液的8小时内,补充计算出来的总补液量1/2,切忌将每日的补液量一次全部补完,如仍有脱水,余下的量可于24小时内平 ......

——《脑水肿》
书名:《脑水肿》
栏目:脑水肿 > 第九章 脑水肿的水电解质酸碱紊乱的治疗
作者:李玲 黄如训
参编:陶玉倩,丰岩清,丰岩清,李扬,李玲
页码:168-16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