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修改的Singh‐Vaughan Williams分类方法,可将抗心律失常药物分为四类。其中Ⅰ类为Na +通道阻滞剂,同时对K +通道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奎尼丁与血浆中的α 1酸性糖蛋白结合,增加了血浆药物浓度。奎尼丁还可阻断α 1和α 2肾上腺素能受体,使血管扩张。致心律失常作用:在1922年即发现了奎尼丁致心律失常作用,但直到1964年才明确认识这种作用是很常见的副作用。也可用于其他药物治疗无效且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但根据CAST试验提示,心肌梗死后用氟卡尼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增加患者死亡率。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