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六、心肌保护的监测指标

心肌保护的效果应及时监测以改善保护效果,而不是恢复心肌血供后才发现心肌损伤。心肌损伤后7~36小时,通过检测cTnI诊断心肌损伤的灵敏度接近100%。但正是由于cTnI浓度峰值出现在术后6小时,不能及时反映心肌保护效果,因此,用其作为术中监测指标不够理想。在心肌保护不充分的情况下,无氧代谢的增加使心肌产生酸性代谢产物,p H下降,因此通过监测p H可以间接反映心肌细胞的代谢程度。心肌温度监测可实时反映心肌低温的均衡程度,指导医师进行良好心肌灌注,监测停搏液的灌注效果。如果今后的研究在提高心肌细胞抗缺血缺氧 ......

——《体外循环损伤与保护》
书名:《体外循环损伤与保护》
栏目:体外循环损伤与保护 > 第三章 体外循环对心脏的影响 > 第四节 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培青
参编:JW.Austin,陈长城,陈彧,董培青,管玉龙
页码:76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