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三、职业性损害的预防和控制

职业性损害是人为所致,在整个防制工作过程应遵循“三级预防”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原则。从病因学上角度,职业性损害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故必须强调“预防为主”,着重抓好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职业性损害可累及各器官、系统,涉及临床医学的各个分科,如内科、外科、神经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等。所以,需要牢固掌握和充分运用临床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处理职业性损害的早期诊断、治疗、康复,以及职业禁忌证、劳动能力鉴定等问题。根据以上原则,职业性损害的防制措施应包括法律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卫生保健措施 ......

——《预防医学》
书名:《预防医学》
栏目:预防医学 > 第一篇 环境因素与健康 > 第二章 职业环境与健康 > 第一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性损害
作者:孙贵范
参编:凌文华,孙志伟,姚华,王伟,孙贵范
页码:65-68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