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二、心衰高危患者(A阶段及B阶段)

今年在心衰遗传学方面有令人感兴趣的发现。Lowes等人的一项很小但很重要的研究报道了一组病人在药物治疗前、后连续心内膜活检评估和基因微点阵技术评估。除此之外,在已经发生重构的人类心脏的衰退提示基因表达处于激活状态,而这种激活状态随着临床病情的改善而降低。结果显示导致心衰发生的许多危险因素,除了左室肥厚、糖尿病、既往心梗病史、增长的年龄、房颤以及体重指数以外,尿蛋白/肌酐清除率以及周围血管病也预示着随后心衰的发生。这些发现部分可能由再发心肌缺血的减少予以解释,但还有一种可能是他汀类药物对心衰患者的益处存在未 ......

——《心脏病学实践2007——新进展与临床案例》
书名:《心脏病学实践2007——新进展与临床案例》
栏目:心脏病学实践2007——新进展与临床案例 > 第一篇 新 进 展 > 第十五章 心力衰竭一年来的进展与回顾
作者:胡大一 马长生
参编:方圻,刘力生,杜昕,何华
页码:140-14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