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预适应的概念是Murry于1986年首先提出的。目前关于心肌缺血预适应的概念是指心肌在经历了短暂缺血后产生的对随后发生的持续的、严重的缺血的保护作用,包括限制心肌坏死量、改善心肌收缩力和防止再灌注心律失常。1 ﹒心肌缺血预适应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血流量变化无关,而与心肌细胞内ATP丧失速率有关。5 ﹒在长时间心肌缺血前,给予其他形式的干预,如牵拉、缺氧、热休克、α 1受体兴奋剂等,也可导致心肌缺血预适应样状态。蛋白激酶C激活:许多受体兴奋剂(如腺苷等),通过激活磷脂酶C,降解膜磷脂产生第二信使,导致心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