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二) 形态和结构

疟原虫的基本结构包括核、胞质和胞膜,环状体以后各期尚有消化分解血红蛋白后的最终产物— —疟色素。血片经姬氏或瑞氏染液染色后,核呈紫红色,胞质为天蓝至深蓝色,疟色素呈棕黄色、棕褐色或黑褐色。四种人体疟原虫的基本结构相同,但发育各期的形态各有不同,可资鉴别。除了疟原虫本身的形态特征不同外,被寄生的红细胞在形态上也可发生变化。被寄生红细胞的形态有无变化以及变化的特点,对鉴别疟原虫种类很有帮助。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生长、发育、繁殖,形态变化很大,一般分为三个主要发育期。在核的前方或后方,有数量很多的微线体,呈圆形、卵 ......

——《感染病学》
书名:《感染病学》
栏目:感染病学 > 第十章 原虫感染 > 第二节 疟  疾 > 【病原学】
作者:李兰娟 王宇明
参编:宁琴,李刚,张文宏,万谟彬,李智伟
页码:459-460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