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年前,金鸡纳树被称为“热树”(fevertree),从中提取的生物碱奎宁,用于治疗疟疾。50年代,抗疟疾药被誉为免疫调节剂,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结缔组织病,其间又涌现出了氯喹、羟氯喹、阿莫地喹等新的抗疟药。后来阿莫地喹和米帕林因不良反应而被淘汰,氯喹和羟氯喹则被沿用至今。而近十几年来,国际上以抗风湿为目的的抗疟药,愈来愈多地使用羟氯喹,因为羟氯喹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氯喹。在传统治疗RA的缓解疾病抗风湿药中,抗疟药疗效与D‐青霉胺、金制剂、硫唑嘌呤等相似,而不良反应更小,所以在风险/效益比值方面,抗疟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