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年来对心力衰竭(HF)的病理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因而治疗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对于HF的诊断及疗效的评估仍缺乏有效的客观指标。BNP因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可作为心力衰竭的血浆标志物,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危险度分层并指导治疗与判定预后。2008年欧洲心力衰竭指南规定,血浆BNP > 400 pg / ml和N端脑钠肽前体-BNP > 2000 pg / ml可确诊为心力衰竭。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症状缓解率相同,但对照治疗组比低或高剂量BNP组发生低血压者较少,其他副作用与21天死亡率两组相似。无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