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第4节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1967年,Porstmann等[ 69]采用导管法经股动脉置入塞子,成功地堵塞了1例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开辟了根治这种先心病的非手术途径。随着对方法学的不断研究、对闭合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和临床技术的不断提高,这种治疗的适应证范围也逐渐拓宽到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和静脉畸形引流等。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一直是介入治疗的难点,其原因除缺损解剖部位 ......

——《介入心脏病学》
书名:《介入心脏病学》
栏目:介入心脏病学 > 第一篇 总 论 > 第1章 介入心脏病学发展史
作者:马长生 霍 勇 方唯一 董建增
参编:胡大一,朱国英,杨延宗,吴书林,张澍
页码:6-7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