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三、现状与进展

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检测手段与外科技术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CVI的近代进展可以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针对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近端深静脉阻塞的治疗,分别是深静脉瓣膜修复术及静脉通路重建术。(1989)根据1011例周围静脉造影观察结果,将CVI的病因区分为三类:①静脉逆流性,分别由浅静脉、交通静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静脉逆流及下肢静脉高压。(1985)借助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显示的解剖形态可见:正常的下肢深静脉由于瓣膜附着部位明显膨出,且瓣窦宽度大于非瓣窦部位的静脉宽度,使深静脉呈竹节状外形。Ⅱ型肌纤维 ......

——《外科学---前沿与争论》
书名:《外科学---前沿与争论》
栏目:外科学---前沿与争论 > 第二十四章 血管与淋巴外科 > 第五节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作者:邹声泉 龚建平
参编:裘法祖,龚建平,邹声泉,吴新民,张元芳
页码:519-525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