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生理]三、遏制DI C病理生理的恶性循环,恢复凝血机制的稳态

凝血酶由F Ⅱ活化而成,其在血栓栓塞状态中起决定性作用。故给予普通肝素、低分子质量肝素、抗凝血酶、活化蛋白C、重组‐凝血酶调节蛋白等,均为合理而有效的措施。但在临床有大量对比组的研究中,却未能证实肝素的效果,甚或有人认为肝素有致出血之虞而不够安全,但无论如何,肝素作为综合措施的一环,摒弃不用似乎还未获得更充分的理由,关键在于适应证的选择、剂量的调控与疗程的安排。剂量的调控:普通肝素的抗凝作用系抗凝血酶(AT)依赖型,因可循环使用,故主张小剂量给予,即每日剂量< 100mg(15000U左右)为宜。剂量及用 ......

——《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书名:《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栏目:血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第五篇 各脏器、系统的血栓病 > 第三十二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第五节 DIC 的治疗
作者:刘泽霖 贺石林 李家增
参编:王鸿利,刘敏涓,文志斌,包承鑫,丁家增
页码:599-603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