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Barkan膜”理论设计,其手术目的是从房角内路切开覆盖于小梁的残膜,使虹膜后退,异常附着的睫状肌不再牵拉小梁纤维,减少对Schlemm管的挤压,重新打开房水循环的生理通路。手术操作简单,总有效率达65%~80%,一次降压不理想,可换位再手术,是西方国家治疗先天性青光眼首选术式。切开成功后可在房角镜下见到一条细白色组织分离线(Barkan whiteline),同时虹膜后退隐窝加深,进一步可见到巩膜突、小梁组织及虹膜的正常附着部位。4 .术后1~2周,可在全身麻醉下或口服镇静剂测量眼压、做眼底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