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噻氯匹啶对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微粒膜蛋白动态变化的影响

1982年,George等研究发现,往血浆中加入凝血酶,可产生大量的细胞微粒,他们用免疫电泳的方法证实这些微粒源自血小板,他们还发现,血清中血小板微粒的浓度大致是血浆中的10倍,这提示,凝血过程中伴随着大量血小板微粒的产生。因此,服用噻氯匹啶后,血小板的多种激活途径被阻断,血小板活化减少,因血小板活化而产生的血小板微粒就减少,表达活化蛋白的血小板微粒也就相应减少,但国内外缺乏相关的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口服噻氯匹啶后,血小板微粒膜上活化蛋白的表达呈现动态变化,故检测血小板微粒膜上活化蛋白对噻氯匹啶的药效监 ......

——《检验医学实践:丛玉隆的学术人生》
书名:《检验医学实践:丛玉隆的学术人生》
栏目:检验医学实践:丛玉隆的学术人生 > 下 篇 > 血栓研究谱新章 > 文 章 选 载
作者:王璐 任珍群
参编:王璐,任珍群
页码:305-308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