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并发症]【胆管坏死和肝内胆汁瘤形成】

此类征象有人把它命名为假性囊肿或胆汁瘤(biloma)。国内罗鹏飞等于2000年报道肝癌介入治疗后形成胆汁瘤,并根据主要CT征象与病理所见将其分为3种:①病灶周围囊状改变。龚高全与王小林曾报道10例,所有患者胆汁瘤形成均发生在末次THACE术后2~4周。在影像学表现上,囊状胆汁瘤需与肝囊肿、残余癌灶鉴别,合并感染时需与肝脓肿鉴别:肝囊肿在CT平扫上也呈低密度影,增强CT扫描无强化,与囊状胆汁瘤有相似之处,然而,后者边缘常不如肝囊肿光滑、平整,其原因可能是胆汁瘤旁的肝细胞再生结节不均匀分布造成的。合并感染的 ......

——《介入放射学临床与并发症》
书名:《介入放射学临床与并发症》
栏目:介入放射学临床与并发症 > 第五章 血管性介入并发症 > 第八节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并发症 > 五、胆系并发症
作者:李麟荪 滕皋军
参编:刘作勤,顾建平,施海彬,刘晓华,刘文贵
页码:448-45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