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三、 染色质经有序折叠组装形成染色体

20世纪70年代以前,染色质一直被认为是由组蛋白包裹在DNA外,形成类似“铅笔”状的结构。1974年经Roger D . Kornberg等人对染色质进行酶切降解研究及电镜观察后,人们对于染色质的结构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已知道,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为核小体,核小体经过进一步折叠、压缩形成高级结构,最终组装成染色体。由直径10nm的核小体串珠结构进行螺旋盘绕,每6个核小体螺旋一周,形成外径30nm 、内径10nm的中空螺线管( solenoid ) ,组蛋白H1位于螺线管内部,是螺线管形成和稳定的关键因素 ......

——《细胞生物学》
书名:《细胞生物学》
栏目:细胞生物学 > 第二篇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第八章 细胞核与遗传信息储存 > 第二节 染色质与染色体
作者:左伋 刘艳平
参编:杨恬,刘佳,周天华,陈誉华,左伋
页码:204-206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